【行進(jìn)中國 邊走邊看】又見敦煌
關(guān)注濟(jì)源網(wǎng)微信
鳴沙山駝隊
莫高窟九層樓
敦煌夜市
鳴沙山月牙泉萬人星空演唱會現(xiàn)場
鳴沙山月牙泉夜景
這次來,又是不一樣的敦煌。如果你有時間,就來感受一下這個厚重小城的古韻新貌。
走陽關(guān)大道,看繁華小城
在敦煌,一步一詩。沿陽關(guān)大道到敦煌夜市,洶涌人潮中偶一抬頭,一小巷的樹梢掛滿題詩明燈:“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黃沙萬頃如金糝”“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每一句都是一首歌。大街上的地磚中,隔不遠(yuǎn)就有一塊石雕,或詩畫合璧,或復(fù)制古磚畫講當(dāng)?shù)貍髡f,每一塊都是一個故事。
“敦,大也;煌,盛也”,謂之敦煌。
三座巍峨奇峰立于小城東南,是“三危山”。其名源自《山海經(jīng)》,幾千年不變,故小城古稱“三?!?。
身處塔克拉瑪干沙漠東緣,被沙漠戈壁包圍,小城又名沙州。
——有哪個地方能這樣把至古、至雅又這么接地氣的三個名字融為一處?
香氣彌漫中,各色美食令人目不暇接:羅布泊烤魚、新疆抓飯、大漠胡羊、胡楊燜餅、驢肉黃面、甜胚子……河西走廊的特色美食和西域風(fēng)味混雜在一起,彰顯著小城獨特的絲綢之路關(guān)隘地位。它曾是國際化都市,也曾淪為邊塞甚至棄地。
陽關(guān)、玉門關(guān)是敦煌的古地標(biāo),也是歷史見證。上次來敦煌,烈日下陽關(guān)、玉門關(guān)、漢長城和烽燧遺址一處處看過時,古人的吟詠一路相隨:“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敦煌壯士抱戈泣,四面胡笳聲轉(zhuǎn)急?”“漢使牧羊旌節(jié),閼氐上馬琵琶?”……將士出關(guān)的悲壯、蘇武牧羊和昭君出塞的印跡、詩人的激昂,在這個綠洲小城濃縮。
千百年來詩歌中的詠嘆,如今化為看不見的力量,推動著小城的改變:上次來時的沙州夜市如今擴(kuò)大了數(shù)倍,人頭攢動;以前大媽們用大罐子裝著散裝杏皮水,如今每一家店鋪都用上了精美的包裝;城里的民居中多了無數(shù)客棧、飯店和店鋪……古遺址成就了當(dāng)?shù)厝四_下的陽關(guān)大道,造就了幾千年來人們向往的錦繡家園。
上鳴沙山,選一首歌唱給自己聽
白天的鳴沙山是喧囂的:觀光直升機在轟鳴 ,一隊隊的駱駝蜿蜒成長龍,一眼望不到頭,目之所及,人山人海。西域公主、天竺少女、大漠飛天、中原佳麗,處處有美女亂入鏡;妝造如從壁畫中走出的肌肉男和穿胡旋舞古裝的圓肚皮大叔更吸人眼球。鳴沙山和月牙泉都成了陪襯。
沙山難上,走一步滑下半步,爬到一半就氣喘吁吁,老老實實去登木梯。暑熱退去,避開人群躺進(jìn)沙里,被太陽的余溫包圍,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一扭頭,大如輪的落日就懸在對面的山頭。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多寫實。霞光里,鳴沙山上漂亮的弧線投影在月牙泉中,滿山滿地的人都是沙漠的點綴。
夜幕四合,山下的燈光勾勒出月牙泉和月泉閣的輪廓。舞臺在升級改造,沒有等到期待中的燈光秀和焰火,但隨著萬人星空演唱會的開始,偌大的鳴沙山上熒光閃閃,合唱聲、互答聲一浪高過一浪。歌聲里,有情侶依偎淺唱,有人放聲高歌,也有人埋頭默默流淚。浩瀚的鳴沙山容得下每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夏夜里,淹沒在鳴沙山上,淹沒在人潮中,跟著熟悉的旋律唱首歌給自己聽。
莫高窟,墻壁上的博物館
有人稱這里是“東方盧浮宮”,有人說這里是沙漠美術(shù)館。在莫高窟看洞窟像在拆盲盒,能進(jìn)哪個洞窟全憑緣分。
經(jīng)過戈壁灘,迎面沙山上像蜂巢一樣嵌著700多個洞窟。從魏晉時期到元朝的1000多年間,一代又一代僧人、畫工、工匠、信眾沿著絲綢之路來這里鑿窟塑像作畫,密密麻麻、層層疊疊,造就了舉世聞名的莫高窟藝術(shù)。
跟著大部隊走近洞窟,按人頭組隊,隨機有導(dǎo)游過來領(lǐng)路。這次可以看8個洞窟,運氣還算不錯,有幾幅壁畫在經(jīng)典之列:?《五臺山圖》?不但可以看唐代山水畫技法,還可以了解唐代五臺山的影響范圍、唐早期建筑風(fēng)格;盛唐時期的《青綠山水圖》?比《千里江山圖》早了幾百年,“近大遠(yuǎn)小”的透視法已很純熟;五代晚期曹元忠家族的功德窟里,于闐公主頭戴鳳冠步搖,面貼花鈿,頭、項和胸前都有美玉裝飾;來到藏經(jīng)洞,聽到那么多珍貴文物流失,周圍一片嘆息……有人在這里看畫技,有人在這里看歷史,有人看建筑器物營造,有人看古代妝造……“墻壁上的博物館”之美譽莫高窟名至實歸。如果還不盡興,距此不遠(yuǎn)的榆林窟也可一看,張大千在那里臨摹的《水月觀音》拍出過1.012億元;比吳承恩寫《西游記》早300多年的《唐僧取經(jīng)圖》也會給人足夠的驚喜。
如果說絲綢之路曾造就過河西走廊萬國博覽會的盛況,那么走上壁畫的就是“萬國衣冠拜冕旒”的藝術(shù)高峰:這里有古印度風(fēng)格的阿修羅、須彌山、飛天與忉利天宮,也有中國的東王公和西王母,甚至波斯聯(lián)珠紋裝飾佛龕、希臘式卷發(fā)佛像與漢地供養(yǎng)人同框……
季羨林說:“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yuǎn)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qū),再沒有第二個?!睜N爛的文化瑰寶使敦煌在這太平盛世里如煌煌錦繡,等天下人共賞。(文/圖 記者 衛(wèi)建波 閆雅琴 通訊員 衛(wèi)雨桐 7月19日發(fā)于甘肅酒泉)